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高中(精选6篇) -凯发k8国际首页
篇一: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高中
永不止步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的产生及发展原因。我深刻感受到,如今繁荣昌盛之华夏,离不开伟大的共产党永不止步的努力。
永不止步的是红军领导人。精明且博学的知识分子毛泽东;待人接物极有涵养的简朴司令周恩来;极具指挥才能的革命家彭德怀;天性温和、爱护部下、平易近人的统帅朱德;有勇有谋、忠诚谦虚的革命家贺龙。生动形象的描绘让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以普通人的角度更加了解了共产党领导者,对他们心生敬佩,学习他们平凡但伟大的精神。
永不止步的是长征精神。伟大长征如何能成功?其原因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和长征精神的内涵。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使人民建立群众觉悟,带领大家一起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高尚品德。长征之旅困难重重,这本书太小,装不下战士们的伟大,我们随手一翻,就是他们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勿忘历史,勿忘英烈!
长征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保证我们的革命和奋斗的事业从弱小走到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我们青少年所担当的责任,正是怎样传承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更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从点滴小事做起,把这种精神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正如海子所说:“要有最质朴的生活和最远大的理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峥嵘岁月,砥砺前行。
永不止步的是无数胸怀报国之志的中华儿女。回望历史,庙堂之高,却心怀天下;虽衣不蔽体,也不忘忧国忧民。杜子美一只秃笔写尽人间沧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只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范仲淹守土巨边胸中藏有十万甲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愿精忠报国,安福黎民,佑一方平安;谭嗣同大义凛然,为变法图强慷慨赴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只愿使我中华独立富强,却不惜牺牲年轻的生命;方志敏身披枷锁,置身狱中,却从未屈服,“党有指示,虽死不辞”,以乐观的心态写出了《可爱的中国》;钱学森冲破险阻,回到祖国,“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终将中国自己的导弹飞向天空。
永不止步的是前进的中国。回首过往,再看今朝;观中华之崛起,托起复兴希望。天宫可上九天揽月,圆国人飞天之梦;蛟龙可下五洋遨游,助国人深海探险;天眼亦可带你纵观宇内,环顾太空,解星辰之谜;嫦娥飞天奔月;实现多年之夙愿。
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要瞩目远方,永不止步。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来发展自己。时代是前行的时代,祖国是发展的祖国;年轻的我们,定当做中国梦的参与者,做长征精神的传承者,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这盛世之中华;愿以吾辈之热血,洒遍这锦绣之山河,在奋斗的路上永不止步!
篇二: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高中
1921年,浙江嘉兴,一艘画舫上,一个新生命——中国共产党呱呱坠地,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华大地。此后它不断壮大,一直到如今屹立于世界东方。
埃德加·斯诺笔下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情并茂、报道性强的纪实作品,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的经历。他深入西北革命根据地,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和将领的故事,通过访谈和对话,让我们了解他们青少年时期成长经历以及家庭状况,进而寻找他们成为共产党员的渊源,并在作品中描述了红军长征的过程,让全世界洞悉红军这一不可磨灭的神话。
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史,我只是略知一二。然而当我看完书后,我知晓了红军在抗日、长征和陕北根据地的军事策略以及社会制度,并且在我的眼前不时浮现出革命先烈的音容笑貌,仿佛在与他们促膝长谈。我看到善于斗争、博览群书的毛泽东主席,率真直爽、性格刚烈、将祖母鸦片踢掉的彭德怀将军,还有出生于佃农家庭的朱德司令等许多共产党领袖。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懈奋斗,呕心沥血,浴血奋战,秉持红色革命精神,完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壮举。那么,什么才是红色精神呢?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追求真理的信念。真理的意思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旧社会时期,人们都在寻找拯救国家、富强百姓的真理。真理来之不易,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都付出了奋斗和心血。毛泽东年少时曾跟随母亲信佛,直到他看的书和一位“激进派”老师影响了他,成熟后便了解真理、不再信佛。受到《民力报》的感召,毛泽东毅然决然剪掉辫子,参加了黎元洪的革命军来反抗封建主义。后来读到《新青年》,受到马克思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和指引,毛泽东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毛泽东曾经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作为一名纯正的布尔什维克,他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坚决斗争,最终新中国让人民国家富强,马列主义也成为中国唯一的真理。
二是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在革命年代,领袖们不顾个人的安危,救亡图存,为劳苦大众伸张正义,为国家兴亡赴汤蹈火。宁可舍弃自己的一切,也要为共产党做出贡献。朱德司令在1921年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杀被迫逃亡,自己的财产被唐继尧没收;周恩来原本家境不俗,父亲是教书先生,是个满分作文网www.zuowenwang.net大官僚家庭的儿子。本来要做读书人的他,却因为受到的教育,毅然决然参加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们为民族自由解放而斗争,放弃了个人地位和享受。许多烈士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正是有这些烈士前仆后继,不断发扬红色精神,才会有今日强大的中国。
三是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党的初期,由于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百般阻挠,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然而领袖们凭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毅、对马列主义坚定地信仰以及对农民和工人的热忱,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让人们看到新的依靠。在1927年,因为陈独秀执行小资产右倾机会主义政策和对共产党的独裁,导致当时共产党和武汉联合政府的失败。正值共产党的低谷期,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受到右倾思想的影响,反而更加坚定内心“武装起义”的思想,与朱德会师形成了红军,苏维埃因此从革命废墟中兴起。战争年代的革命先烈无论何时都做到不忘初心,即使历经风风雨雨、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也依然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带领劳苦大众推倒“三座大山”,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果实。
读到最后,作者写道“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因素”,合上书的我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只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呢?不久我便有了答案: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改革史、探索史、奋斗史,人们为了复兴中国不断做出各种尝试。但是无论是封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本质都是压迫和剥削,百姓们因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遇到大灾大难之年,百姓们穷得吃不上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象。唯独共产党所倡导的共产主义,本质上就是反对压迫反对剥削,追求社会公平、人人平等,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爱戴。遥想当年的底层百姓,每天生活在地主和官僚的压迫下痛不欲生,令人愤恨叹惋。而今社会人民当家作主,摆脱贫困,正是共产党结束了旧社会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十五岁的“红小鬼”、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回想这些,我似乎感受到身上的责任。是的,革命的仁人志士将红星传递点亮,而现在它的光芒已经照耀在我的身上,照耀在泱泱华夏上百年的红星,将由我来继承发扬。延续传承中华红色精神之使命伟大而艰巨,我会用新一代的热血赓续老一辈的初心,更加坚定地践行使命,秉承红色精神,同祖国迈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不负韶华,以青春之志,挥洒磅礴力量;以青春之名,谱写壮美华章!
篇三: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高中
星光熠熠,温和的月光透过玻璃窗洒落在房间里,像一把散发着光辉的钥匙,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那一个个故事如电影般在我眼前浮现。
悠悠五千年,中国文明是唯一不被历史洪流湮没的长久文明,度过大自然的天灾,也抗住了侵略者的狂蹄。饱受创伤后涅槃重生,使中国如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架起历史的风帆,铸就又一篇盛世的华章。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的记者,他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写作——《西行漫记》。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为时以长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且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地写了14个笔记本。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报纸的新闻记者,斯诺站在客观的立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正是由于秉持这样的理念,共产党才能在不断地变化的环境中,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在红色中国,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财产,给农民重新分配土地,帮助农民种田,用真诚的行动震撼,唤醒农村人民,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同儒道两教的胆小怕事,静止不变的思想斗争,说服他们参与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因此,看惯了消极满足的中国人的斯诺,在红色苏区看到了与国民党统治的“白区”完全相反的现象:这里看不到一丝战争的紧张氛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人们勤于劳作,倾其所有资助红军;许多知识分子奔赴苏区,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初到苏区,斯诺遇到许多意外之事,还是孩童的少先队员因斯诺没叫“同志”而不高兴;深入苏区后,斯诺发现他们身上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机勃勃。
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红军战士之间的团结也令人震惊,有某种信念使得个人的痛苦或胜利成了大家的负担和喜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通过亲身接触苏维埃的人物,斯诺头脑中起先被国民党灌输的“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等否定,他们是有风度,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一群革命者。
斯诺这些详细且生动的描述,把我心里原本模糊的记忆变得深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在这些优秀革命者的领导下,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崇高的理想,用火一般的热情和铁一般的意志坚持革命,他们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平凡伟大的革命精神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的洗礼,让我明白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是深植于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利的目标,根植于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根植于他们脚踏实地的中国作风。
中国,如鹏腾飞而起,在浩瀚汪洋中翱翔。向前,是未知的挑战和黑暗,可背后,有无数点点星光为其而闪耀,但依旧无畏前行。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虽然那一个个故事随时间的推移,慢慢沉入我的心底,但他们像一杯历久弥新的美酒,时时散发馥郁的清香,在我心里永存。
篇四: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高中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有一方汉白玉墓碑,上面镌刻着“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几个大字。他不是某个人或某群人的朋友,他是中国的朋友。他是一名美国记者,是在红色根据地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在弥留之际,他在病床上用生命的最后力量,说出了一句话:“我热爱中国!”
一道光影闪过,跨过一道门槛,这是哪儿?看看墙上褐黄的日历,1936年!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到处是荒弃的田地,饥饿的人民和频繁的战争。那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跻身历史的大舞台,他们或英勇、或民主、或仁义……
在这其中,我了解了毛泽东的个人经历。在了解他以前,我听了关于他的许多传说:说他是能流利的法文,说他是无知的农民,是半死的肺痨病人……
其实都不是,他是一个和蔼可亲,且充满智慧的人民领袖。小的时候家境由贫变富,经济并不差,但吃得很俭省。毛泽东十分辛苦,白天读《四书》,早上和晚间要下地干活。他的中学老师很顽固,毛泽东竟逃学了,要知道,逃学是一个很不好的行为,可称之为恶劣,又怎么能够做领袖呢?咦,这可就错了,听我慢慢道来!他的父亲粗暴,母亲和善!家中分两派:父亲——统治派,母亲,毛泽东,兄弟——反对派。后来他上了大学,许多大学(为什么?因为每个大学的诱惑条件太吸引人了),再后来加入了共产党,剪掉了“猪尾巴”。他曾经被抓过,又逃了出来,经历种种苦难,成为我们敬爱的主席!在中学,他开始了他的首次罢工,他的自主,自强,独立,让他有了能让中国独立起来的方法与方向!
知道什么是“红小鬼”吗?就是从小就在红军中长大——也就是培养的少年先锋队。这些小鬼都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个个热爱学习,个个都得接受教育。红军每一个驻扎地都有一个“模范队”,他们都是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少年们个个为红军服务,个个爱戴红军,有的甚至已经上过好几次战场。比起他们,现在的我们可幸福多了,都是养在温室里的花朵,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心肝宝贝!在这里,我认识了季伯,一个可爱的小鬼,他常被人叫做“鸡巴”(因为“季伯”与“鸡巴”读音相似)。红小鬼们可敬业了!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的通行证,没有的,即使是彭德怀,也不能过!
我跟随斯诺的脚步进入苏区,又跟随他的脚步出了苏区,看着逐渐远去的苏维埃,渐渐变成那一个遥不可及的黑点。我看到了彪炳史册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看到了年纪虽小但斗争经验丰富的红小鬼,他们眼神坚定,笑容纯粹,有血有肉,丰满立体。这些红军战士喜欢打球,乐于去红色剧场,偶尔也会有些粗鲁、莽撞,但是内心的赤诚、意志却像星星一样熠熠升辉。
同时我也看到了那一个个被国民党枪杀的共产党领袖,一个个新青年,一个个无辜百姓。在那个年代,红黑交错,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也热爱共产党,因为有了他们的无限牺牲,才铺就了我们今天的新生活。
社会的发展就像一场接力赛跑,我们有我们今天的任务,今天的答卷,今天的那一棒。“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辈为我们铺好了起跑线,我们要好好学习,跑好属于我们的那一段旅程,为中国的未来做出奋斗!成为一个个新时代照耀中国的红星!
篇五: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高中
闪耀心中的红星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篇内容记实与语言优美并存的作品,其作者埃德加·斯诺是来自美国的新闻工作者,记录了斯诺本人在1936年到陕甘宁边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见闻,为我们展现了当时那个“真实的中国”。
合上《红星照耀中国》的书页,我心中颇为感慨:共产党人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属实是令人敬佩而感动。比如彭德怀,他第一次参军时不幸被敌军逮捕,敌人拷打折磨了他一个月,他也没有说一个字——因为革命精神已经完全融进他的血液里了,让他能够坚定不移地守护自己一方的秘密。
而红军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不仅是因为红军领袖们的心中闪耀着红星,红色土地上的人民心中也有着鲜红信仰。比如“红小鬼”,他们有伟大的自我尊严,总是充满活力,他们对红军的帮助是完全自愿的。这些红色土地上的儿童心中同样闪烁着鲜红的星星,准备着成为未来的红色战士。这些对于革命和共产党的信仰,就是闪耀在红色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心中的红星,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中未来的路,是真正意义上的“红星照耀中国”。
从现在的角度看,我们知道共产党最终拯救了中国,但在当时,1936年,日本军已经颇为得意,肆虐着我国东北的广大土地,而国民党的五次“围剿”才刚告一段落,蒋介石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在共产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几乎无光。可在西北那一块红色土地中,红白边界的东北军源源不断地加入南京所称为的“赤匪”,红军一方却几乎没人走出苏区。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有红星,坚信着革命一定会成功,马克思主义将带来一个幸福的社会。每一位战士都愿意为了自己心中的红星,而献身在革命的潮流中。
新中国成立后,红星从未消失,仍然在人们心中传递。为我国两弹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明明可以待在美国享受丰厚薪金,但他却毅然决然选择回国,因为他心中有一颗爱国的红星。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让全世界人民有饭吃,一直研究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为他心中有一颗愿为人类做贡献的红星。伟大的信念都是一颗颗红星,使人们保持着本真,是人们心中最坚定的信仰,谱写了一个时代最坚毅的篇章。
新时代的中学生,应承继先人之志,成为红星的下一代继承人,首要的就是信念觉醒。以我们如今最重要之事学习为例,学习同样需要培养信念。当我们毫无学习的思想时,只是被他人的浪潮推着走,那么绝对无法走向远方;但是当我们真正有了学习的觉悟,自然就愿意为其努力,那么结果不会差。一点一滴的信念可以成就坚强的意志,儿时有学习之意,长大也有鸿鹄之志,这就是“我们的红星”。
《红星照耀中国》译者胡愈之认为斯诺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让未来的人们真正认识了当时的红军,为今天的国旗再镀上一层历史的红色。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可以见到红军们坚定的意志,可敬的道德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他们是永远闪耀的红星,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致敬,去秉承。
篇六: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高中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埃德加·斯诺在首篇便提出了在当时人们十分好奇、亟需了解的许多关于“红色中国”的问题,并在后续的行程中一一做出了解答。作为一名美国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成长起来的记者,斯诺的独立精神、民主意识等意识形态产物抑或是物质的丰足都与当时中国西北的农民无疑有天壤之别。正如中国人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眼界,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跨文化视角来看见、来分析当时特殊的中国苏维埃社会。我以人和事,物质,社会三方面进行研究。
从1936年6月突破新闻封锁进入陕甘宁边区开始,斯诺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既有苏维埃领导人毛泽东、司令员彭德怀,也有一个个朴实的红军战士、农民。对于高层的受过共产主义教育的领导人们来说,斯诺的报导是一次对外界(尤其是当时国民党区的中国人民)的一次宣传红军的良好契机。这在斯诺与他们的接触中就能看得出来。他形容周恩来“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形容毛泽东“令人既感兴趣而复杂”,这都打破了之前斯诺对“赤匪”的偏见,让他看见了“红色中国”的头脑们的智慧。在谈话中,他们可以进行坦率地表达政治观点,表达出世界上一致的对人民的唤醒,对民族的挽救。
在斯诺的行程中,有不少红军的战士为他做向导。在他们身上,斯诺感受到为了共产事业所奋斗带来的独一无二的热情与勇气。同时,面对老百姓,斯诺遭到了不断地提问与热情的款待。当地的人们虽然受了教育,但文化程度太低,只能用“洋鬼子”来称呼斯诺。不过,斯诺也了解到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视,对苏维埃带来的生活的改变的高兴,以及对于共产主义的开放态度。
苏区的人们是积极向上,具有革命精神的,可在物质上,是斯诺可以预见的相当匮乏。在严密的封锁下,农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可工业在这个近乎中世纪的世界里多半为手工业且只能满足基本需要,制盐与采油也难言先进。合作社里的商品也不让农民完全满意。虽然有源源不断的技术人员,但机器与原料只能靠缴获……斯诺把红区工业与西方欧美国家的工业规模做了对比,结论是甚至比不上汽车公司的某个工厂,可见物资的不足。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斯诺仍然得到了咖啡与糖,赢得了他的欢心。
对于苏区来说,最大的经济开支必然是红军的军费与满足贫困农民的需要。这导致这方小天地的经济领域在斯诺看来十分奇怪,却起到了神奇的互补作用。可因为不收农民的税,在预算上却小得令人吃惊。在还要保持对外抗争的情况下,仍能保住货币的购买力,这令斯诺直呼“是中国式的一个奇迹”。
在物质很有限的情况下,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从何而来?这不得不说到苏区的社会基础了。由于物质条件的局限性,斯诺将这个苏维埃社会称之为农村平均主义,他也提到,红区的社会其实是非常临时性的过渡。其中对于大多数人(农民阶级)最基本的纲领他认为是“耕者有其田”。这也带动了农民对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为集体化打下基础。随着重新分配土地,将大部分选票给予“农村无产阶级”等措施基本消灭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对于“一夫多妻”等封建制度,红军更是进行了革命般的改变,包括取消包办婚姻、离婚需征得双方同意等现在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上述这些,均为斯诺在书中做出的记录,同时,他们还稳步推进着教育,合作化运动等社会进步活动。在斯诺看来,这个社会是“表面看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在后面他还写到这个社会受到苏联精神与思想上很大的影响,并且有模仿外国制度、组织的地方。但他又称赞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团结最一致、目标最坚定、精力最充沛”。这部分形容了当时这片土地上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过渡性社会能够建设、存活下来的原因——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足够认识。
在重重封锁下,作为记者的斯诺来到这里,以他所见忠实记述了当时跨越了文化与社会性质的“红色中国”。这就像他在红军剧社的晚会上,唱出的那首《荡秋千的人》一样,即便是两种文化背景,但拥有同样的情怀,红色的旋律与西方的声音也能相得益彰。
大家都在看: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3篇)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初二(精选2篇)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00字初二(精选5篇)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00字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00字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00字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700字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 ·我学会独自在家写作业作文500字
- ·《跛乞丐》读后感500字
-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范文(精选21篇)
- ·红心向党作文300字
- ·难忘的一节课作文400字
- ·外婆小传作文700字初二
- ·我们班的小画家作文300字
- ·第一次坐过山车作文450字